寄钟子充

倦倚吴门思泬寥,怀人清致诗满瓢。
池塘芳草梦初断,风雨落花魂正销。
一百五日寒食节,二十四浦春江潮。
遥知药圃晓经斸,舍后蘼芜添绿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钟子充》是一首宋代诗人钱厚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 作者简介
  • 钱厚,字德载,号竹岩懒翁,是宋杭州临安人,他的生平信息显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诗人。
  • 钱厚在南宋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1. 诗歌原文:《寄钟子充》是钱厚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创作的,全诗如下:倦倚吴门思泬寥,怀人清致诗满瓢。池塘芳草梦初断魂正销。一百五日寒食节,二十四浦春江潮。遥知药圃晓经蔤,舍后蘼芜添绿苗。

  2. 诗歌赏析

  • 从诗歌内容来看,《寄钟子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自然元素——如池塘、风雨、落花等,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诗中的“池塘芳草”、“风雨落花”等意象,不仅营造了浓郁的意境,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1. 历史背景
  • 钱厚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文人活动相对受限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钱厚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通过阅读《寄钟子充》,可以感受到钱厚作为一位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也是宋代文人的典型特征之一。
  1. 艺术特点
  • 钱厚的诗歌语言精炼,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色。

《寄钟子充》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心态的重要窗口。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宋代文化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