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曾景建金陵登览

兴废从谁问,云烟过眼空。
吁嗟六朝事,想像半山翁。
百景饶君咏,三杯许我同。
登临无限意,多在夕阳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曾景建金陵登览》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某种特色。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戴复古,字式之,号竹坡居士,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擅长创作七言古诗和词。在宋代诗坛上,戴复古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描绘而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2. 诗歌原文
    兴废从谁问,云烟过眼空。
    吁嗟六朝事,想像半山翁。
    百景饶君咏,三杯许我同。
    登临无限意,多在夕阳中。

  3. 诗歌解读

  • 首句“兴废从谁问,云烟过眼空”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兴废”的追问,引出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吁嗟六朝事,想像半山翁”则转向对过去朝代的追忆,通过描绘出“六朝”的景象和“半山翁”的形象,展现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 “百景饶君咏,三杯许我同”表明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享受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作乐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 “登临无限意,多在夕阳中”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色最能触动人心,引发无尽的遐想。

《同曾景建金陵登览》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也是对宋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生动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