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频看镜,功名一据鞍。
勿言行路恶,有志恋家难。
芳草客程远,落花春夜寒。
江湖旧时梦,相逐到长安。
送晓山夏肯甫入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晓山夏肯甫入京》是宋朝诗人戴复古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入京求取功名的复杂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岁月频看镜,功名一据鞍。勿言行路恶,有志恋家难。芳草客程远,落花春夜寒。江湖旧时梦,相逐到长安。诗句解析:
- 岁月频看镜:岁月如梭,主人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自省,对镜自照,感叹时光的飞逝。
- 功名一据鞍:主人公即将踏上追求功名的旅程,意味着他将离开家乡,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 勿言行路恶:告诫自己不要因为旅途中的困难或不顺利而放弃前行,要有决心和毅力。
- 有志恋家难:表达了虽然有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但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不得不离别家园的无奈。
- 芳草客程远:形容旅途中景色美好,但路途遥远,增添了一份旅途的寂寞和辛劳。
- 落花春夜寒:描绘了春天夜晚的寒冷与落花飘零的景象,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 江湖旧时梦:回忆起过去的江湖生活,那些梦一般的往事如同过眼云烟,提醒着主人公珍惜眼前人。
- 相逐到长安:表达了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都要与友人并肩作战,共同追求梦想,最终达到京城的目标。
艺术手法:《送晓山夏肯甫入京》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通过对镜自照、征途遥远等场景的刻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其未来旅程的期待。诗中的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期许。
情感表达:诗中既有对友人即将离家的不舍,也有对前途未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文化背景:在宋代,文人对于友情的重视程度极高,戴复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朋友未来道路的关注和支持。这种文化的传承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送晓山夏肯甫入京》不仅是一首情感充沛、意象丰富的诗歌,也是一份承载着深厚友情与文化传承的珍贵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