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县尉

十竹相依住,一官真漫为。
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
疾世吟孤愤,伤时赋五噫。
高名应不朽,自作墓中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赵县尉》是一首由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古诗,全文如下:
十竹相依住,一官真漫为。 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 疾世吟孤愤,伤时赋五噫。

这首诗的作者戴复古,其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和欣赏作品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戴复古(约1167年—约1248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被誉为“宋诗四大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但并未因此走上仕途,而是选择了隐居生活,以诗文自娱自乐。
  • 诗歌风格:戴复古擅长写咏史抒怀之作,其诗风豪放洒脱,语言简洁明快,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诗歌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国家面临着外族入侵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投身于抗金、恢复失地的斗争中。戴复古也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度过了他的生活,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 个人经历:戴复古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因直言敢谏而得罪权贵,被迫离开官场。但他并未因此放弃文学创作,反而更加专注于诗歌创作,成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
  1. 诗歌内容分析
  • 首句“十竹相依住”: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竹林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高洁,而诗人选择以竹子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 次句“一官真漫为”:这里的“漫”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他意识到即使身居高位,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种无奈之情也体现在了后面的诗句中。
  • 三、四两句“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这里描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他不在乎世俗的得失,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忽视,突显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特质。
  • 后四句“疾世吟孤愤,伤时赋五噫”:通过“疾世吟孤愤”和“伤时赋五噫”,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愤慨和忧心。他不仅关注个人的命运,更关心天下苍生的命运,这种深沉的责任感也体现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

《挽赵县尉》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很高的诗歌,更是戴复古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戴复古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南宋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