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剑溪上

长舟不用柂,沙上木为篙。
溪路湾环转,滩声日夜号。
居人不觉险,行客始知劳。
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剑溪上》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关于福建延平的地理描述。这首诗描绘了南剑州的地理特征和水系分布,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南剑溪上》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

戴复古在诗中通过长舟不用柂、沙上木为篙等细节,生动地勾勒出了南剑溪上的水路景象。溪路上湾环转,滩声日夜号,展现了溪流曲折多变的特点。同时,居人不觉险、行客始知劳,反映了当地人对这一地形的适应与忽视,以及行者对此的初次认知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形象地描绘了南剑州的地貌特点。这里的山势陡峭,田畴层层叠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这种地形对于交通和农业生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从文学角度来看,《南剑溪上》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这首诗不仅是对南剑州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戴复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剑溪上》虽然不是文学作品本身,但它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对南剑溪上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宋代诗歌的风采,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