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烟波亭

倚遍南楼更鹤楼,小亭潇洒最宜秋。
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又一州。
豪杰不生机事息,古今无尽大江流。
凭栏日暮怀乡国,崔颢诗中旧日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鄂渚烟波亭》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之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与情感寄托。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戴复古:字式之,号陶庵,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生于公元1244年,卒于公元1317年,是南宋末年到元初的重要文学家之一。
  • 作品风格:其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擅长描绘江湖景色,抒发壮志未酬的情怀,尤以写景见长,意境悠远。戴复古的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1. 诗歌原文节选
  • “倚遍南楼更鹤楼,小亭潇洒最宜秋。”: 描述诗人站在南楼(或更高处)眺望,远处的鹤楼也显得格外宜人。这里的“亭”指的是小而雅致的凉亭,它位于高处,为作者提供了极佳的视角来观赏秋天的风景。
  • “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又一州。”: 表达了长江的壮观景象:烟雾弥漫的水汽连接天际,仿佛来自三峡;而在江对岸,又有新的楼台出现,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1. 诗意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 诗人通过对长江烟波浩渺和两岸风景的细致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 情感表达: 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以及对故土和过往历史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超越时间的艺术魅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鄂渚烟波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诗篇,也是戴复古作品中的典型代表。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也在情感上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共鸣。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宋代诗歌文化和诗人情感世界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