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季涌江亭

胜概何妨近市廛,红尘疏处著三椽。
数重青嶂横天末,一道澄江在眼前。
海浪浴红朝出日,树林堆碧晚生烟。
请君分付堤边石,莫使渔翁来系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何季涌江亭》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信息: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南宋诗人,字式之,自号放翁,又号石林居士。他出生于福建建阳,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 成诗时间:《题何季涌江亭》的创作年份不详,但据现有资料推测,该诗可能创作于宋代。
  1. 诗句原文
    胜概何妨近市廛,红尘疏处著三椽。数重青嶂横天末,一道澄江在眼前。海浪浴红朝出日,树林堆碧晚生烟。请君分付堤边石,莫使渔翁来击船。

  2. 诗句解析

  • 胜概何妨近市廛:“胜概”,即胜景;“何妨”,意为不妨、没关系;“近市廛”,指的是靠近市场或城市中心的地方。整句诗表达了一种不拘泥于世俗繁华,依然能欣赏到自然美景的态度。
  • 红尘疏处著三椽:“红尘”,原指人世间的纷扰,此处借指都市中的喧嚣;“三椽”,指的是简陋的小屋或建筑。这句诗描绘了在繁忙的都市中,仍有一处清净之地,让人得以暂时逃离尘嚣。
  • 数重青嶂横天末:“数重”表示多次或层层;“青嶂”指的是青山或青翠的山峰;“横天末”,意味着延伸至天的边际。这句诗形容远处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深远和壮观的感觉。
  • 一道澄江在眼前:“一道”强调河流的清晰和连贯;“澄江”,指清澈的江水;“在眼前”,表示距离很近。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水与天空相接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平和的感受。
  • 海浪浴红朝出日,树林堆碧晚生烟:这两联分别描写了早晨和傍晚的景色。前者用“海浪浴红”、“朝出日”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初升时海浪的颜色和景象;后者用“树林堆碧”、“晚生烟”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树林的色彩和气氛。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色随时间的变换而呈现出的不同美态。
  • 请君分付堤边石:这句诗以请求的口吻表达了一种期待或请求的情绪。“请君”是对读者的一种友好称呼;“分付”,意味着委托或嘱咐;“堤边石”,指的是河岸边的石头。整句诗可能是在邀请或希望读者能够珍惜这份美景,不要破坏它。
  • 莫使渔翁来击船:最后一句再次回到自然与人的互动,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莫使”,意为不要让;“渔翁”,指的是捕鱼的人;“来击船”,意味着来打鱼或打扰。这句诗提醒人们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1. 文学价值
  • 意境美: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远的意境美。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清新自然的世界。
  • 情感丰富:诗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
  • 哲理深:虽然这首诗没有直接阐述深层的哲学思想,但它所传达的一些生活哲理仍然值得我们深思。例如,诗人在诗中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这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

《题何季涌江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戴复古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珍视,以及对和谐共处理念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