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上高楼欲断魂,沿江市井几家存。
飞鸿历历传边信,芳草青青补烧痕。
北望苦无多世界,南来别是一乾坤。
相逢莫说伤心事,且把霜螯荐酒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每上高楼欲断魂,沿江市井几家存。
飞鸿历历传边信,芳草青青补烧痕。
北望苦无多世界,南来别是一乾坤。
相逢莫说伤心事,且把霜螯荐酒樽。
《遇张韩伯说边事》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篇散文,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时在长安。文章记述了与友人张韩伯谈论边事,并得到他的赞赏。
岑参(约公元715年-770年),字宗之,南阳郡武水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武沟镇)人。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封常侍等职,故世称“岑嘉州”。
岑参出身仕宦之家,少年时随父至长安及洛阳,遍干贵戚、豪右,四处浪游,寻师访友,求取功名。天宝三年(744),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始得授官,历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嘉州刺史、安西节度判官等职。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后为轮台少尹。因其对朝廷的忠心及治绩显著,被擢为嘉州刺史。
岑参擅长七言歌行、五言古诗和五七言绝句,笔力雄健,气韵流畅,神完貌秀,不尚雕琢,属中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