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 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龙山行乐。何如今日登黄鹤。风光政要人酬酢。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
江山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此怀只有黄花觉。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是宋代文学家戴复古的作品,表达了对投降派的不满及爱国之情。具体介绍如下:

  1. 创作背景
  • 历史事件:公元1213年(宋宁宗嘉定六年),吴胜之为湖北运判兼知鄂州。在这一年八月,金国内乱爆发。
  • 词作背景:由于金国对宋朝的侵扰,吴胜之作为出使金国的官员,其行为和态度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1. 作品原文
  • 原文节选:龙山行乐。何如今日登黄鹤。风光政要人酬酢。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 江山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此怀祗有黄花览。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
  1. 词作鉴赏
  • 词风:这首词通过嬉笑怒骂的调侃语气,表达了作者对投降派的不满及爱国之情。
  • 艺术特色:通过对黄鹤山的自然景观描绘,以及对归乡之人的描写,展现了词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同时,词中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即使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状况和文人的情感世界,还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