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黍秋相近,溪山日自长。 午窗千嶂雨,幽梦一帘香。
《安素午睡》是宋代钱时的作品,描绘了秋天临近的景象和诗人午后的梦境。
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卷。其中“禾黍秋相近”与“溪山日自长”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与赞美。
注释与赏析: 1. 禾黍秋相近:禾黍指的是庄稼,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禾黍的成熟与秋天的到来相接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2. 溪山日自长:溪山指的是山川,这里的“日自长”意味着随着太阳的升起,一天的时间也在不断地增长,给人一种时间在自然中缓缓流淌的感觉。 3. 午窗千嶂雨:午窗通常指的是中午时分打开的窗户。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诗人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可能是午时)被窗外的景象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