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所见梅

岁华冉冉走尘沙,望着家山便仙家。
竹所夜深风戛玉,道人消坐共梅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间见梅》是宋代诗人曹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曹组,生卒年不详,字元宠,号九疑翁,湖南长沙人。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以写诗著称,擅长写景咏物和表达情感。他的词作多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
  1. 诗歌原文
    霜雪俱怜节操奇,碧鲜红润两相宜。
    渭滨初种谩千亩,陇上寄来惟一枝。
    酸实不供饥凤啄,暗香翻许此君知。
    佳人零落空山久,况是天寒日暮时。

  2. 诗句解读

  • “霜雪俱怜节操奇”:这里的“霜雪”象征着清高和坚韧,而“节操奇”则强调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质。
  • “碧鲜红润两相宜”:描绘了梅花鲜艳的色泽,与霜雪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渭滨初种谩千亩,陇上寄来惟一枝”:通过对比渭滨和陇上两地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酸实不供饥凤啄,暗香翻许此君知”:这句诗通过“酸实”和“暗香”两个意象,展现了梅花独特的韵味,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品质的赞美。
  • “佳人零落空山久,况是天寒日暮时”:这句诗借“佳人”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独寂寞的感慨,同时暗示了梅花在寒冬中依然傲然挺立的坚强品格。

曹组的《竹间见梅》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词。它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