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菊盛开看之不厌

金粟蟠心玉作团,渊明千古寄高寒。
苦无嘉客同清赏,终日凭栏尽自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时创作的《渊明菊盛开看之不厌》是一首宋代诗人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金粟蟠心玉作团,渊明千古寄高寒。
    苦无嘉客同清赏,终日凭栏尽自看。

  2. 作者简介

  • 钱时是宋代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他一生致力于儒学研究,尤以理学见长。钱时的学识背景深厚,除了在江东提刑袁甫的象山书院任职外,还曾主讲于江东帅属。他在理宗嘉熙二年因荐书而被授秘阁校勘,后又被召为史馆检阅。尽管有求去之意,最终也被授予官职。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渊明菊盛开看之不厌》中,“金粟蟠心玉作团”形容菊花的色泽金黄而饱满,如同玉石一般温润,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理上的愉悦。
  • 文化意蕴:诗中的“渊明千古寄高寒”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典故,通过“渊明”二字表达了对陶潜高尚品格的敬仰。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人,以其高洁的人格和淡泊的名利态度著称。
  • 情感表达:“苦无嘉客同清赏”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感,没有知音能与自己共赏这美丽景色,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渴望交流的情感。
  • 个人感慨:“终日凭栏尽自看”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独自欣赏的满足感。
  1. 艺术手法
  • 对比映衬:通过将菊花的高洁与诗人自己的清高相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能更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象征手法:使用菊花作为意象,既象征着陶渊明高洁的人格,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超脱和独立精神。
  • 语言精炼: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菊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1. 创作背景
  • 该诗可能是在诗人隐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远离世俗繁华、追求精神独立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体会。

《渊明菊盛开看之不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蕴含着深邃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到理解,通过对菊花的描写来寄托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情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