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望

一窗虚白贮婵娟,木叶无风自飒然。
谁道家山孤负月,从初看到十分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望》是宋代诗人钱时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钱时的全名是严州淳安人,字子是。他号融堂,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钱时绝意科举,致力于探索和实践明理之道。他在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时,受到邀请,参与了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1. 诗词原文
    一窗虚白贮婵娟,木叶无风自飒然。谁道家山孤负月,从初看到十分圆。
  2. 诗意解析
  • “一窗虚白贮婵娟”:形容月光清澈明亮,如同洁白无瑕的窗户内装满了明亮的月亮一般。
  • “木叶无风自飒然”:描绘了深秋时节,树木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也显得飒爽而有韵律感的景象。
  • “谁道家山孤负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慨,认为大自然的美被某些事物所辜负或破坏。
  • “从初看到十分圆”:意味着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月亮始终完美地展现其圆满的形状。通过这些诗句,钱时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欣赏自然之美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六月望》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当时正值南宋末年,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多文人都倾向于寻求精神寄托和哲理思考,以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1. 文学价值
  • 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六月望》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宋代诗坛的特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和情感。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六月望》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的独特表达。通过欣赏这四句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