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次夔赴仲父校书之诏

离家向京国,客思独从容。
有句诗人读,无书馆吏供。
蛰雷先一月,晴岭沓千峰。
马上思亲处,题缄寄所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卢次夔赴仲父校书之诏》是宋代诗人戴栩所作。戴栩,字文子或立子,是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到仕宦的过程,早年治学周礼,又学习于叶适。

这首诗作的原文如下:

离家向京国,客思独从容。
有句诗人读,无书馆吏供。
蛰雷先一月,晴岭沓千峰。
马上思亲处,题缄寄所逢。

诗中表达了作者在离别家乡前往京城任职时的情绪。首句“离家向京国”,表明了作者即将离开家乡前往首都的决心和对未知的期待。接下来的两句“客思独从容”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的心境,虽然身处异地,但内心依然平静从容。第三句“有句诗人读”则可能暗示了作者在阅读诗歌时的感悟和思考。第四句“无书馆吏供”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中的清贫与孤独。第五句“蛰雷先一月”和第六句“晴岭沓千峰”描绘了旅途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最后一句“马上思亲处,题缄寄所逢”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寄托情感的举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家国情怀。

《送卢次夔赴仲父校书之诏》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古诗,更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