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卢直院秋怀

因秋又动长年情,老却于秋分外清。
病骨汗销衣亦健,水窗影净日添明。
有声无谱寒蛩切,似定还狂暮叶轻。
不为鲈鱼未归得,问言微宦欲何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卢直院秋怀》是宋代诗人戴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历史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和卢直院秋怀》的作者戴栩,字国祥,号东瓯居士,是一位在宋代有一定成就的诗人。这首诗是在秋天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于季节变迁和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同时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卢直院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虽然无法确定,但通过诗中的“病骨汗销衣亦健”等句子,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秋季所经历的身体变化和心境转变,以及与卢直院之间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2. 艺术特色:《和卢直院秋怀》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诗歌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更加和谐,同时也便于表达深沉的情感。其次,诗歌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感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此外,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有声无谱寒蛩切,似定还狂暮叶轻”等句子,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又寓意深远,引人深思。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使得《和卢直院秋怀》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成为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材料。
  3. 历史影响:《和卢直院秋怀》在历史上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它不仅是宋代文人骚客抒情寄怀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许多学者和读者都对这首诗进行了研究和解读,认为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风貌和审美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源。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历史意义来看,《和卢直院秋怀》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和卢直院秋怀》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更是值得深入探讨和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