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王涵秋亭

流水山间只似秋,碧天无雨自飕飕。
寺童逻笋时敲竹,竹与水声相共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育王涵秋亭》是宋代诗人戴栩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作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戴栩,字君祥,号清江居士,南宋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尤以关注民生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在宋末元初时期,戴栩的生活遭遇了巨大变故,其诗歌作品也深受影响。
  1. 诗词原文
  • 流水山间只似秋:这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山水景色,似乎秋天的河水在山间流淌,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感觉。
  • 碧天无雨自飕飕:形容天空晴朗无云,空气清新,仿佛能感受到秋风拂过的凉爽。
  • 寺童逻笋时敲竹:描写了一个场景,寺中的小和尚在采摘竹笋时敲打着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 竹与水声相共幽: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和谐自然景观的喜爱,竹叶和水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戴栩的诗歌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如《育王涵秋亭》中的“流水山间只似秋”和“碧天无雨自飕飕”,都展现了一种空灵而深远的艺术境界。
  • 语言简练:戴栩的诗作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自然景物的特点,使得读者能够在简洁的文字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情感真挚: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戴栩的诗歌都表现出了一种真挚的情感。他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传达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育王涵秋亭》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词,也是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