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之席上赋得寒字

爱子林亭胜,高秋驻马鞍。
梨红先着露,竹碧自生寒。
惨戚伤多事,淹留强一欢。
所嗟怯杯酌,不得倒吾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韩渥的《象之席上赋得寒字》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和内心感慨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爱子林亭胜,高秋驻马鞍。
    梨红先著露,竹碧自生寒。
    惨戚伤多事,淹留强一欢。

  2.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象之席上赋得寒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心境变化。诗中“惨戚伤多事”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而“淹留强一欢”则显示了诗人在困境中努力寻找心灵的慰藉。
  • 艺术手法:该诗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对比,如“梨红先著露”与“竹碧自生寒”,前者明艳而后者清冷,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加深了读者对季节变迁的感受。
  • 语言特色:韩渥的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味,如“梨红先著露”中的“著”字,既表现了梨子的娇艳,又传达了一种不经意的自然之美。此外,诗中多次使用叠字,如“寒”、“哀”、“欢”,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文化价值:《象之席上赋得寒字》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也是研究宋代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文人如何在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寄托,以及他们在动荡时代中的生活状态。

《象之席上赋得寒字》是韩渥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创作出的佳作,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对于热爱古典诗歌和文学作品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