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初春

春物华犹少,春风思已多。
新黄先入柳,微绿自生波。
酒兴潜倾倒,诗情暗揣摩。
流年不须问,判作白头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晏相公初春》是韩维在宋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地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感慨。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韩维,字持国,号潜斋,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韩维出生于宋开封雍丘(今河南开封),是韩绛的弟弟。
  1. 作品原文
    春物华犹少,春风思已多。新黄先入柳,微绿自生波。酒兴潜倾倒,诗情暗揣摩。流年不须问,判作白头歌。

  2. 诗歌内容解析

  • 首联“春物华犹少”:这句表达了春天虽然来临,但万物尚未完全复苏,春意尚浅。
  • 颔联“春风思已多”:春风不仅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气息,也激发了诗人深深的怀旧之情。
  • 颈联“新黄先入柳,微绿自生波”:通过对新生的黄色和新长的绿色的描述,诗人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尾联“酒兴潜倾倒,诗情暗揣摩”:诗人借酒消愁,借酒浇愁,同时也暗地里揣摩着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韩维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如“新黄先入柳”、“微绿自生波”,这些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美景之中。
  • 情感表达: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 写作背景
  • 《和晏相公初春》的创作背景是在熙宁七年,当时韩维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他直言敢谏,力言新法之弊。这首诗可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春天的美好期待。

《和晏相公初春》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五言律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韩维作为文学家的才情和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