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介甫正月二日

春意来何早,乾坤润泽中。
雪明初照日,云断欲随风。
世事蚊虻过,身谋雁鹜同。
诸君亦诗酒,吾道未应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介甫正月二日》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中“春意来何早,乾坤润泽中”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暗示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春意来何早,乾坤润泽中。
    雪明初照日,云断欲随风。
    世事蚊虻过,身谋雁鹜同。
    诸君亦诗酒,吾道未应穷。

  2. 诗歌赏析

  • 春意盎然:首句“春意来何早”,直接点明了春天的到来,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自然景观:“雪明初照日,云断欲随风”通过对雪和云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冬去春来,万物更新的景象。雪后的初阳和云层的消散,都预示着天气的好转和大地的复苏。
  • 人生感悟:“世事蚊虻过,身谋雁鹜同”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和人生追求的思考。蚊虻和雁鸭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或鸟类,这里用它们来比喻世间的琐事和人们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 艺术风格: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思,体现了韩维作为宋代文人的艺术风格。
  1. 创作背景
  • 韩维生活在北宋中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多有忧国忧民之志,同时也追求艺术上的造诣。《奉和介甫正月二日》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安石变法有关,韩维作为其弟韩绛的朋友,与王安石在政治思想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首诗可能是在与友人交流时所写,表达了他对时事的看法和对艺术的追求。

《奉和介甫正月二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也是韩维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韩维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宋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