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昨芳郊祖画轮,索居南北对残春。
忽传河上相望意,未觉庵中独处人。
几有高怀投绂冕,尚缘微禄走风尘。
世间万事徒劳耳,清颍归来理钓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昨芳郊祖画轮,索居南北对残春。
忽传河上相望意,未觉庵中独处人。
几有高怀投绂冕,尚缘微禄走风尘。
世间万事徒劳耳,清颍归来理钓纶。
《和象之河上见怀之作》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年间,于洛阳任太子宾客期间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晚年自号”乐天居士”,河南郑州荥阳人,祖籍中山(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长于五律、七绝,风格清新自然,常将哲学思想与景物描写结合起来,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和象之河上见怀之作》原文如下:
河上见象迹,思君心浩然。
清风吹我衣,月照孤舟眠。
浮云游物外,世事如烟烟。
寄言青天上,何处觅知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月光下的河水、飘渺的云彩、独自航行的小船,以及诗人自己的影子,抒发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同时,诗人也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如烟的感慨,以及对知己难觅的哀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