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思滁州幽谷

滁阳山水翳荒榛,公为开治物物新。
自作嘉名遍华榜,连题秀句入青岷。
泉声尚记岩寒夜,花思偏怜谷暖春。
绝境坐驰高兴动,安能碌碌久风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永叔思滁州幽谷》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好友治理下滁阳地区变化的赞美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诗歌原文
    滁阳山水翳荒榛,公为开治物物新。
    自作嘉名遍华榜,连题秀句入青岷。
    泉声尚记岩寒夜,花思偏怜谷暖春。
    绝境坐驰高兴动,安能碌碌久风尘。

  2. 诗歌鉴赏

  • 开篇描绘:首联“滁阳山水翳荒榛,公为开治物物新。”开篇即以荒榛丛生的画面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原本荒凉的滁阳地区的自然状态。然而,随着友人的到来与治理,这一荒废之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物理环境上,也映射出人心的变化。
  • 个人成就:颔联“自作嘉名遍华榜,连题秀句入青岷。”此联赞颂了作者在友人治理下取得的成就以及其诗文才华。通过“自作嘉名遍华榜”暗示了作者的名声远扬,而“连题秀句入青岷”则展现了他文才出众,佳句频出的情景。
  • 情感表达:颈联“泉声尚记岩寒夜,花思偏怜谷暖春。”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和季节变化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其中“泉声尚记岩寒夜”表达了在寒冷夜晚仍能听到泉水的声音所带来的温暖;“花思偏怜谷暖春”则反映了春天到来时,对花草生长的喜爱和感慨。
  • 哲理反思:尾联“绝境坐驰高兴动,安能碌碌久风尘。”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尽管身处困境或恶劣的环境中,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仍然可以感受到生命的乐趣和价值。
  1. 创作背景
  • 《和永叔思滁州幽谷》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韩维通过对友人治理下的滁阳地区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韩维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正是这种思想感情的体现,既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和永叔思滁州幽谷》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景色既是实景,又富含象征意义,如荒榛丛生的滁阳变为物物更新的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语言风格: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句富有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使得整首诗既有文学性,又有思想深度。
  1. 历史影响
  • 《和永叔思滁州幽谷》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和思想启示。
  • 这首诗在历史上被多次引用和传颂,成为人们学习古代诗歌的重要范本之一。无论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还是在普通百姓的口中,它都被视为经典之作。

《和永叔思滁州幽谷》不仅是一首表现友情与治理成果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