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寿秘监

曾陪道论接清欢,屈指于今四十年。
不用笙歌娱上客,直将风月待高眠。
黄花一醉犹能否,白首相逢是偶然。
便欲投冠结闲伴,家山况与碧嵩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伯寿秘监》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下面是从多个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韩维,字无咎,号南涧,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宋神宗元丰年间因政治斗争被贬至郴州,后迁居永州,晚年又迁居郴阳。他一生创作甚丰,诗、文、词、赋、书、画皆有涉猎,尤以诗词闻名,被誉为“宋代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诗作风格清刚峻拔,富有哲理意味,深受后人推崇。

  2. 作品原文及译文:韩维的《和伯寿秘监》原文如下:“和伯寿秘监,君之旧名也,昔与伯寿游于颍川之上,相与论道讲学,日夕不倦。今伯寿已逝,而公独留于此,空余旧地,怅然怀古,有感乎斯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友人清谈岁月的怀念,以及如今年事已高,更愿意在自然风月与宁静中度过时光的心情。

  3. 作品赏析:《和伯寿秘监》不仅体现了韩维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他对友情和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中的“颍川”指的是河南境内的一条河流,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足迹,如王勃、孟浩然等,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为韩维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和伯寿秘监》作为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对于喜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阅读《和伯寿秘监》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