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乐道

禁职台纲佚旧儒,青林华屋俨高居。
炎天久隔挥犀论,暇日聊脂载酒车。
雨逼秋容生户牖,风回凉思入襟裾。
东朝第一推调护,圣主宁容久卧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答乐道”是一篇由明代文学家张岱所创作的散文,该文作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收录于《陶庵梦忆》一书中。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和批评,通过描绘一些文人的生活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在这篇散文中,张岱描述了一些文人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他通过对这些文人的描述,揭示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矛盾。例如,他写道:“吾辈为士君子者,每以读书作文、讲学立说为事。然其时有志之君子,皆能穷理尽性,格物致知。”然而,这些文人却往往沉迷于学问而忽视了实践,他们追求的是名与利而非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张岱还在文章中批评了那些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的人。他指出:“今夫世之贪利之人,无一不以得利为急,苟能得利,则不顾廉耻矣。”这些人往往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达到目的。

“奉答乐道”一文通过对一些文人的行为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他认为这些文人过于追求名利,忽视了实践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