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翻飞荷芰香,好风吹暑作清凉。
便惊帘幕生秋气,径促金丝尽羽觞。
浮世已谙身是幻,高歌莫笑老仍狂。
知君不久还符竹,烂醉犹须教十场。
况之席上作
介绍
《况之席上作》是韩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韩维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以下是对《况之席上作》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况之席上作》的作者是韩维,字持国,号南阳,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彩,从政治生涯到文学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印记和影响。韩维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波折,但始终不改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担当。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一次宴会上的即兴之作。当时,诗人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也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转。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百态的观察和思考,构成了诗歌的核心主题。
诗歌原文:桐叶翻飞荷芰香,好风吹暑作清凉。便惊帘幕生秋气,径促金丝尽羽觞。浮世已谙身是幻,高歌莫笑老仍狂。知君不久不符竹,烂醉犹须教十场。
诗歌解析:在《况之席上作》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上的各种情景,如“桐叶翻飞”、“荷叶飘香”等,这些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交织,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通过对秋风、帘幕、金丝等元素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敏感捕捉和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洞察。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精湛的艺术技巧的结合。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这种见解传达给读者,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人生哲理。此外,诗歌中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也非常突出,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宴席不仅仅是饮食聚会的地方,更是文人墨客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平台。韩维的《况之席上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文人对于生活的独到理解和感悟。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被后人传颂不衰。
《况之席上作》是韩维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诗词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精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