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忠玉提刑还朝

十五年前相遇地,白头还喜一樽同。
从容笑貌忘君老,款密情期似乃翁。
别席俯迎篱菊秀,全家看尽渚莲红。
临分不用言为赠,奕世忠臣自祖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忠玉提刑还朝》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朝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韩维(1024年—1086年),字无咎,号南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官员,曾任吏部尚书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 文学成就:韩维在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尤以五言诗最为人称道。他的作品中,既有婉约柔美的词句,也有激昂豪迈的风格,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1. 作品原文
  • 《送忠玉提刑还朝》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十五年前相遇地,白发还喜一樽同。从容笑貌忘君老,款密情期似乃翁。别席俯迎篱菊秀,全家看尽渚莲红。临分不用言为赠,奕世忠臣祖自风。”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重逢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归朝的祝贺和对其忠诚精神的赞美。诗中“十五前相遇地”,指的是两人多年前相识的地方;“白发还喜一樽同”,则反映了岁月流转,友情依旧的情感;“从容笑貌忘君老,款密情期似乃翁”,赞美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别席俯迎篱菊秀,全家看尽渚莲红”,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家人一同欣赏美景的幸福时光;“临分不用言为赠,奕世忠臣祖自风”,则是对友人忠诚品质的肯定和赞扬。
  1. 作品赏析
  • 情感真挚:这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祝福。同时,通过对友人忠诚品质的赞扬,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忠诚、对社会负责的精神追求。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篱菊”、“渚莲”等,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象征着友谊的纯洁和美好。此外,通过对友人外貌和神态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送忠玉提刑还朝》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更加注重个人品行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同时也注重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 个人境遇:韩维在官场上历经挫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首诗的创作,既是为了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展示。通过诗歌,韩维展现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送忠玉提刑还朝》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祝福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