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居压城根,厥产地宜荠。
呼儿乘昼暄,培壤露寒翠。
撷之登盘蔬,蔼蔚见春意。
方其下箸时,绝甘遽吾遗。
物虽美芹微,意重生刍比。
苟为势利心,千金何足贵。
和叔惠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叔惠荠》是宋代著名诗人韩维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韩亿之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韩维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在宋仁宗、英宗两朝历任官职,其生平与北宋中期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原文内容:
- 君居压城根,厥产地宜荠。
- 呼儿乘昼暄,培壤露寒翠。
- 撷之登盘蔬,蔼蔚见春意。
- 方其下筯时,绝甘遽吾遗。
- 物虽美芹微,意重生刍比,苟为势利心,千金何足贵。
作品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社会风气有关。作为一位政治家,韩维在处理政务之余,也不忘关注民间的疾苦,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清廉生活的追求。
艺术风格:韩维的诗歌多以写实为主,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
文化价值:韩维的《和叔惠荠》不仅体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和叔惠荠》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田园风光或赞美蔬菜之美的诗歌,更是一篇反映了宋代社会风貌和政治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