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冲卿槐花

翠葆连阴直,黄金布蕊齐。
流尘一开眼,急节重含悽。
蝶冷相携去,蝉清无数嘶。
翻风随御水,带雨落秋泥。
自喜凋零后,何嫌采掇稽。
朝緌映晨入,游袂拂宵携。
惨淡林烟早,轻明楼日西。
临溪如有此,当似武陵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依韵和冲卿槐花》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与友人相遇时的感慨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诗歌的内容上,韩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槐花的美丽景象,“翠葆连阴直,黄金布蕊齐”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槐树挺拔的姿态和金黄色的花蕊。接下来的诗句“流尘一开眼,急节重含凄”展现了春天来临后大自然的变化,从尘埃到花开,再到秋风骤起,诗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捕捉每一个细节。这种对自然界变化敏锐的感知,体现了韩维作为宋代文人的卓越观察力和深刻情感。

从艺术技巧上看,《依韵和冲卿槐花》采用了传统的五言或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精炼而富有音乐美,通过对景设喻,如“翻风随御水,带雨落秋泥”,将自然的动态美与抽象的情感相结合。韩维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蝶冷相携去,蝉清无数嘶”,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空间。此外,韩维在诗歌中融入了个人情感的体验,“自喜凋零后,何嫌采掇稽”,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在历史文化背景中,《依韵和冲卿槐花》的创作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态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经常借景抒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这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因此,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及社会生活的重要文本。

《依韵和冲卿槐花》是韩维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创作出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无论是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还是对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