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尧夫作会

燕豆何频设,归鞍夜屡阑。
敢言挥麈倦,惟怯釂觞难。
就暖歌筵密,凭高绘境宽。
未甘闲处卧,犹学少时欢。
浮蚁凌山玉,飞花掩袖纨。
幸同诸老醉,击壤颂安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微之尧夫作会》是韩的作品,该作品创作于宋代,是一首表达友情与相聚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韩维(753年—803年),字太初,唐代著名诗人,其诗多反映政治现实和个人情感,尤以描写田园风光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意象来抒发情感,深受后世赞誉。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燕豆何频设,归鞍夜屡阑。敢言挥麈倦,惟怯釂觞难。就暖歌筵密,凭高绘境宽。未甘闲处卧,犹学少时欢。浮蚁凌山玉,飞花掩袖纨。幸同诸老醉,击壤颂安澜。
  • 翻译:在这寒冷的冬夜里,我与微之尧夫相聚,品尝着美味的晚餐。虽然酒意渐浓,但我却有些疲倦,不敢多喝;而大家围坐在温暖的宴席上,兴致高昂。尽管身在高处,但心中的风景却更为宽广。我们不愿在舒适的环境中沉睡,而是像年轻时一样快乐地畅饮。举杯邀月,酒香四溢,如同山间美玉般温润。幸得有各位年长者陪伴,让我们共饮此杯,共同祝愿国泰民安、风平浪静。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宴席上的欢乐氛围,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浮蚁”“飞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
  • 语言优美:韩维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感。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浮蚁凌山玉,飞花掩袖纨”这两句,将酒水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 思想深邃:除了表面的欢乐之外,这首诗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例如,“未甘闲处卧,犹学少时欢”反映了作者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而“幸同诸老醉,击壤颂安澜”则展现了作者在聚会中感受到的安定与和谐,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对于欣赏这首诗,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理解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 品味语言:仔细品读每一句诗,感受诗人用词造句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如何服务于整体意境的构建。
  • 思考主题:思考诗歌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包括友情、生活态度、对自然的赞美等。

《和微之尧夫作会》不仅是一首表现友情与相聚之美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意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诗歌艺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