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苏子美见寄

暮春游京洛,适与夫子遘。
衣焦未及展,挈酒且相就。
佳林延凉飙,广厦荫清昼。
浩然尘虑醒,坐看天骨秀。
殷勤述平昔,感叹道艰疚。
谈辞足端倪,怀抱去蒙覆。
志愿始云获,睽携遽然又。
君舟既南驰,我马亦东走。
还谯寡俦侣,孤学日以陋。
高风邈难亲,离抱曷其救。
得君别后诗,满纸字腾骤。
汪洋莫知极,精密不可耨。
峻严山岳停,奔放江海漏。
伏读昼夜并,文义仅通透。
有如享太牢,继以金石侑。
惟君抱雄才,文字乃兼副。
要当被金甲,独立诸将右。
指挥神武师,为国缚狂寇。
献俘天子廷,功以钟鼎镂。
勉哉俊其时,此论讲已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苏子美见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省吉安市人。他是宋朝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史学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洒脱著称,其政治生涯中也颇具影响力。欧阳修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还在政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的政治理念和治国策略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众奇子美貌,堂堂千人英。我独疑其胸,浩浩包沧溟。
    沧溟产龙蜃,百怪不可名。是以子美辞,吐出人辄惊。
    其于诗最豪,奔放何纵横。众弦排律吕,金石次第鸣。
    间以险绝句,非时震雷霆。两耳不及掩,百痾为之醒。
    吾言既可骇,笔墨尤其精。少虽尝力学,老乃若天成。
    濡毫弄点画,信手不自停。端庄杂丑怪,群星见搀枪。
    烂然溢纸幅,视久无定形。使我终老学,得一已足矜。
    而君兼众美,磊落犹自轻。高冠出人上,谁敢揖其膺。
    群臣列丹陛,几位缺公卿,使之束带立,可以重朝廷。
    况令参国议,高论吐峥嵘。
    惜哉三十五,白发今已生。近者去江淮,作诗寄离情。
    口诵不及写,一日传都城。退之序百物,其鸣由不平。
    天方苦君心,欲使发其声。

  2.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如比喻、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在语言表达上也较为简练明快,既保留了宋代诗歌的豪放风格,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苏子美的怀念之作,更是表达了诗人自身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描绘友人的形象和自己的情感经历,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1. 创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欧阳修离开京城前往夷陵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同时,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对自己未能与之并肩作战的遗憾。
  1. 名家点评
  • 在古代文学评论家中,对《答苏子美见寄》的评价颇为正面。许多学者认为,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更通过对其友人的描绘,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友情的主题。同时,诗人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艺术价值也有思想深度。

《答苏子美见寄》不仅是欧阳修个人文学创作的佳作,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文学的风貌,更能从中领悟到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