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方叔感怀

吾闻古志人,往往感时节。
所悲非贱贫,要在奋功烈。
子今才且少,方以艺自拔。
譬如适万里,所利轮与辖。
翻然反虚无,乃与所事别。
愿持君子叹,勉蹈古人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韩维的《答杨方叔感怀》是一首表达对杨方叔劝勉之言的诗。韩维,作为宋代杰出的派诗人,其作品深受后人喜爱与推崇。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这首诗以“所悲非贱贫,要在奋功烈”开篇,表达了作者认为真正的志向者应关注于功业而非贫困。
  • “子今才且少,方以艺自拔”指出了杨方叔虽然年少,但应当利用自己的才能来提升自我。
  • “譬如适万里,所利轮与辖”用轮与辖作为比喻,意指在远行中,车轮和车辖是不可或缺的部件,暗示杨方叔需要坚实的基础和支持才能达到目标。
  • “翻然反虚无,乃与所事别”意味着从虚无缥缈的追求中走出来,回到现实中,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
  • “愿持君子叹,勉蹈古人辙”则希望杨方叔能继承古代贤人的美德,不断努力前行。
  1. 诗歌鉴赏
  • 该诗不仅传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成长的看法,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 通过具体的生活比喻和深刻的道理,诗人韩维激励了年轻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 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深刻思考。
  1. 历史背景
  • 韩维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 在宋朝,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韩维的《答杨方叔感怀》便是其中一例。

《答杨方叔感怀》不仅是一首表达对青年鼓励的诗歌,更是反映了作者韩维深邃的思考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领会到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