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渎泛舟次吴中复韵

绿锦池塘藻荇芳,拿舟清泛水风凉。
千珠翠飐圆荷雨,百和交销宝篆香。
暂驻旌麾开燕豆,只凭谈笑乐杯觞。
留连晚景殊多适,无奈黄昏送夕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渎泛舟次吴中复韵》是宋代诗人韩宗道的作品。《江渎泛舟次吴中复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文化追求。以下将从诗作原文、作品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江渎泛舟次吴中复韵》的作者是韩宗道,字持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他是仁宗嘉祐四年进士出身,历任巴州知州、成都府判官等职。韩宗道的仕途颇为坎坷,但在任期间,他以清廉和勤政著称。据《金石萃编》卷一四二《韩公墓志铭》记载,他在去世后得到了朝廷的追赠。

  2. 诗歌原文:诗的原文“绿锦池塘藻荇芳,拿舟清泛水风凉。千珠翠飐圆荷雨,百和交销宝篆香”。通过这些句子,读者可以想象一个夏日午后的场景:碧绿如锦的池塘上,藻荇随风摇曳,泛起阵阵清香。微风吹过水面,荷叶上的雨滴如同珍珠般滚动,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诗人手持画舫,在清凉的水面上泛舟游玩,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宁静与美好。

  3. 作品背景:韩宗道在宋徽宗时期担任成都知府,后来改任瀛州。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官职变动,但始终未忘忧国忧民之心。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

  4. 艺术特色:《江渎泛舟次吴中复韵》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受到赞誉。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夏日池塘的自然风光,还巧妙地将人文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用词精准,意象丰富,尤其是对荷花和荷叶的描述,细腻入微,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碧波荡漾的美景之中。

  5. 历史文化价值:《江渎泛舟次吴中复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创作风格,进而探讨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迁。

《江渎泛舟次吴中复韵》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夏日池塘景色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