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谒灵康祠下二首

婺女光分邻土壤,赤城标建绝纷埃。
丛祠祗事无终古,灵迹相传有自来。
屋上飞烟梧鼎熟,水边迎棹度船回。
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灵消祸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恭谒灵康祠下二首》是宋朝诗人谢伋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神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婺女光分邻土壤,赤城标建绝纷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婺女星的光芒照耀着大地,使得周围的土地都充满了光彩;赤城的山峰高耸入云,其建筑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风光,也暗示了神灵在此地的重要地位。

“丛祠祗事无终古,灵迹相传有自来”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仰之情。他们不断祭祀、祈祷,希望神灵能够庇佑他们的生活。这种信仰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屋上飞烟梧鼎熟,水边迎棹度船回”则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市集场景。在屋檐上飘散着香气四溢的香烟,村民们正在烹煮着美味的食物;而在水边,船只往来穿梭,渔民们正在忙碌地捕鱼。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

《恭谒灵康祠下二首》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宋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它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