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丞相最高亭

丞相园林景物繁,花亭那更得跻攀。
平看溪上千寻木,不数城南万叠山。
歌舞恍如银汉外,笑谈常在碧云间。
醉酣欲问刘公客,百尺楼中亦汗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叶丞相最高亭》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词人。他在诗词创作中多有成就,尤以豪放派著称。韩元吉的诗歌多反映其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个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的词风格变化多样,多圆润清逸,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
  1. 诗歌原文
    丞相园林景物繁,花亭那更得跻攀。平看溪上千寻木,不数城南万叠山。歌舞恍如银汉外,笑谈常在碧云间。醉酣欲问刘公客,百尺楼中亦汗颜。

  2. 作品背景:《叶丞相最高亭》是韩元吉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离蜀东归后所作。此诗不仅表达了他对于家乡山水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政治现实的不满与感慨。诗中的“高亭新筑冠鳌峰”等句子,展现了他对建筑和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3. 诗歌赏析

  • 韩元吉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将丞相园林的美景与城南的万叠山进行对比,突出了前者的繁复与后者的自然之美。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 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同时,诗中的“歌舞恍如银汉外,笑谈常在碧云间”等句子,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1. 艺术特色
  • 韩元吉在《叶丞相最高亭》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将“花亭”、“歌舞”、“笑谈”等元素融入诗中,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这些象征手法不仅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 韩元吉在创作中注重音韵的和谐与美感。他的许多作品都采用了平仄相间的押韵形式,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这种音韵美不仅体现了韩元吉的文学才华,也使得他的诗歌更具魅力。

韩元吉的《叶丞相最高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挖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