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新霁过赵慎中留饮

门外黄尘有底忙,主人高卧兴何长。
春风竹树箫笙转,雨足轩窗笑语凉。
耳热漫思官里事,眼明犹识醉时妆。
紫云莫厌频来客,未抵当年御史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雨新霁过赵慎中留饮》是一首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诗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秋雨新霁后相聚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韩元吉(约1118年-约1187年)字无咎,号南涧,高邮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至户部尚书,追赠右丞相。著有《南涧甲乙稿》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政治感慨,其中《秋雨新霁过赵慎中留饮》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1. 诗歌原文
    门外黄尘有底忙,主人高卧兴何长。
    春风竹树箫笙转,雨足轩窗笑语凉。
    耳热漫思官里事,眼明犹识醉时妆。
    紫云莫厌频来客,

  2.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聚会场景。特别是“春风吹拂”与“雨点洒落”两个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 情感表达:诗中的“主人高卧”与“酒意正浓”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悠然自得,还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逃避。
  • 文化内涵:诗中的“紫云”可能指的是客人,也暗含了对朋友的珍视。这种文化的底蕴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而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文化的碰撞。
  1. 创作背景
  • 《秋雨新霁过赵慎中留饮》创作于作者任户部尚书期间,这一时期的他可能经历了不少的政治风波,但通过与赵慎中这样的朋友相聚,他找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释放。
  • 此诗的创作背景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即在仕途浮沉中寻求内心的安宁,通过与知己的交往来缓解压力。

《秋雨新霁过赵慎中留饮》不仅是一首描写友情和自然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一种简单而真挚的生活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