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侨卿右司词

壮年嘉誉蔼瀛洲,衮衮诸公并俊游。
献纳未持天上橐,光华频总峤南州。
牢盆剩算波熬素,蒲泽终期剑买牛。
世路荣枯真莫问,浮云山眇泪横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王侨卿右司词》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分析:

  1. 作者介绍
  • 韩元吉(1118年—1187年),字无咎,号南涧,北宋时期文学家。他生于宋开封雍丘,后迁居上饶,历任多个官职,包括龙泉主簿、建安知府等。韩元吉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师从尹焞,与吕祖谦有过学术交流,其作品深受后人推崇。
  1. 诗歌原文
    壮年嘉誉蔼瀛洲,衮衮诸公并俊游。
    献纳未持天上橐,光华频总峤南州。
    牢盆剩算波熬素,蒲泽终期剑买牛。
    世路荣枯真莫问,浮云山眇泪横秋。

  2. 诗歌赏析

  • 壮年嘉誉蔼瀛洲: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的荣耀和声誉充满自豪的情感。“瀛洲”指蓬莱仙岛,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和成就。
  • 衮衮诸公并俊游:描述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同僚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强调了群体中的才华和地位。
  • 献纳未持天上橐:暗示着诗人虽然有献言进策的意愿,却未能真正掌握至高无上的权位或资源。
  • 光华频总峤南州:指代诗人在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声望和影响力,如同璀璨的光芒照耀四方。
  • 牢盆剩算波熬素:比喻诗人虽有一些积蓄,但生活仍显清贫。
  • 蒲泽终期剑买牛:暗示诗人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购买良田和牲畜。
  • 世路荣枯真莫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荣辱得失的超然态度,认为一切荣枯都应淡然处之。
  • 浮云山眇泪横秋:以秋天的云雾和山峦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似乎所有的荣光和成就都已如烟云般飘散。
  1. 文化价值和影响
  • 文学成就:《挽王侨卿右司词》作为韩元吉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精湛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还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 历史评价: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不仅展示了韩元吉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教育意义:《挽王侨卿右司词》的诗意深远,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挽王侨卿右司词》不仅是韩元吉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宋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的反映。通过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从而更深入地探讨宋代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