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关

春入并州路,群芳夹故关。
前驺驱弩过,别境荷戈还。
古戍馀荒堞,新耕入乱山。
时平民自适,白首乐农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故关》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北归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和人们内心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出自唐代诗人司空曙作品《贼平后送人北归》。此诗前半部分诗人先回忆安史之乱爆发时与友人一起逃往南方;再写战乱平定后友人一人北归,诗人送行;后设想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大家都在辗转他乡的过程中头生白发,战后…
  2.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深刻而丰富。它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战乱之后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3. 艺术特色:《过故关》以其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司空曙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功底和高超技艺。诗中“晓月”与“残垒”、“繁星”与“故关”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4. 文化价值:《过故关》不仅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宝贵遗产。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性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对于研究唐代诗歌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 现代影响:《过故关》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深远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艺创作。许多现代诗人和作家在阅读并学习这首古诗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6. 教育意义:在教育领域,《过故关》不仅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教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过故关》不仅是一首表达送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主题、独特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佳作。它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