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柳

柳出狻猊首,天然瘿赘高。
枫瘤嗤鬼伏,松干让龙豪。
根耸伸狞爪,丝轻被毳毛。
三眠汉宫树,人状可同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狮子柳》是宋代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韩琦,字稚圭,号赣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诗人。他在仁宗天圣五年考中进士,随后逐步升至右司谏等高位。他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政绩,如在益、利年饥时为体恤安抚使,减轻赋税和徭役,挽救了九十万饥民的生命。

  2. 诗句原文与译文

  • 柳出狻猊首:描述柳树的形状似狻猊(一种神兽)之首,天然形成的瘿赘让它显得高耸而独特。
  • 天然瘿赘高:突出柳树因自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形态而显得格外高耸。
  • 枫瘤嗤鬼伏:形容枫树瘤状的疤痕仿佛鬼魅般低伏在枝干上,形象生动。
  • 松干让龙豪:比喻松树枝干的坚硬如同龙的威猛。
  • 根耸伸狞爪:描绘根部粗壮且有力,仿佛伸向天际的凶猛之爪。
  • 丝轻被毳毛:形容柳枝细软且布满茸毛,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 三眠汉宫树:暗喻该柳树经历了多次的风霜雨雪,依然生机勃勃。
  1. 作品赏析鉴赏
  • 审美价值:这首诗以其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捕捉了自然界中的一幕,展现了柳树的自然美和生命力。诗中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柳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柳树经常与坚韧不拔的品质联系在一起,而“狮子柳”中的“狮”字则象征着力量和威严。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柳树的美,更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1. 创作背景:韩琦作为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审美情趣。通过对狮子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细致入微的能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把握和艺术表达的高度技巧。

  2. 名家点评:虽然关于《狮子柳》的具体评论不多,但从历史记载来看,韩琦的作品受到了后世文人的赞誉。例如,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其《词品》中提到了韩琦的作品,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其诗作“清新可喜”,这进一步证明了其文学地位和影响力。

《狮子柳》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界中柳树美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展示了韩琦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了解并欣赏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古代诗人的艺术成就,还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万物的感悟与敬畏之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