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挽辞三首

遽委飞乾运,应开出震符。
子方批凤尾,天已下龙胡。
遏密思尧治,讴歌启舜图。
只留勤俭德,千古亘三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英宗皇帝挽辞三首》是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中,司马光通过其独特的文学形式,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的深厚哀悼和对其统治功绩的赞扬。下面将详细介绍《英宗皇帝挽辞三首》:

  1. 作者介绍
  •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东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世称涑水先生。他不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英宗皇帝挽辞三首》的创作背景发生在英宗皇帝被废黜后,因此诗中充满了对英宗皇帝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1. 作品原文
  • 盛德师尧舜,英姿肖祖宗。太阳光遍照,沧海量兼容。
  • 鸿业知能继,齐民望可封。如何未五载,已上鼎湖龙。
  • 遽委飞乾运,应开山震符。子房批凤尾,天巳下龙胡。
  • 遏密思尧治,讴歌启舜图。只留勤俭德,千古亘三无。
  • 此日天无色,𮝸车下禁宸。悲风随去仗,哀泪裛行尘。一闭皇堂夜,长闲御寝春。守陵来有几,索庆宁人。
  1. 诗歌解读
  • 盛德师尧舜:司马光在这里赞美了英宗皇帝的崇高德行,如同古代圣明之君尧和舜一样。
  • 英姿肖祖宗:描绘了英宗皇帝的英武之姿,令人联想到祖宗辈的光辉形象。
  • 太阳光遍照:暗示着英宗皇帝的统治如阳光一般普照,无所不至。
  • 沧海量兼容:表达了司马光对英宗皇帝包容一切的能力的认可,就如同大海能够容纳百川。
  • 鸿业知能继:指出英宗皇帝留下的大业,后人应当继续努力传承。
  • 如何未五载,已上鼎湖龙:表达了英宗皇帝去世时年仅五载,却已驾崩于九五之尊,成为帝王的象征。
  • 遏密思尧治:暗示英宗皇帝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治理有方,让人怀念尧帝时期的政治典范。
  • 勤俭德:强调英宗皇帝生前以勤俭治国,留下了良好的政治遗产。
  • 千古亘三无:意味着英宗皇帝的政绩和美德将永载史册,流传千古。

司马光的《英宗皇帝挽辞三首》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英宗皇帝的高度评价和深切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汲取到历史智慧和道德教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