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陜府春卿资政

蓬山曾许挹浮邱,逾纪光阴一瞬休。
朔塞风霜人易老,申湖歌舞景长留。
我临宾席频先醉,君对仙棋几自讴。
千里诗来还感旧,不堪斜日凭边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陜府春卿资政》是北宋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韩琦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政治生涯中的某些重要事件和经历。下面对这首诗作进一步分析:

  1. 作者简介:韩琦,字稚圭,号赣叟,相州安阳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仕途颇为坎坷,从进士起家,逐步升至宰相之位,曾与范仲淹等人共同参与改革,影响深远。韩琦在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均有重要职务,特别是在庆历新政期间,他的政治影响力达到顶峰。然而,随着庆历新政的失败,他也被贬至地方任职,最终因反对立储而被废黜。

  2. 作品原文:蓬山曾许一浮丘,逾纪光阴一瞬休。朔塞风霜人易老,申湖歌舞景长留。我临宾席频先醉,君对仙棋几自讴。千里诗来还感旧,不堪斜日凭边楼。

  3. 整体翻译:诗中描述了韩琦对于过往时光的感慨,以及他对当前生活的反思。”蓬山曾许一浮丘”意味着曾经有过的浮华岁月如同梦幻泡影。”逾纪光阴一瞬休”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即使是短暂的时间也无法挽留。”朔塞风霜人易老”表达了他在北方边疆地区生活时面对的自然景象和岁月带来的变化。”申湖歌舞景长留”则描绘了他在南方享受的生活场景,歌舞升平的景象似乎永无止境。”我临宾席频先醉”暗示了他有时沉溺于酒色之中。”君对仙棋几自讴”则是说在宴会上有人下棋唱歌,而他则沉浸在其中。最后一句”千里诗来还感旧”可能表示收到远方朋友的诗歌后,他会回忆起过去的友谊和时光。”不堪斜日凭边楼”则表达了他对即将结束的生命旅程的无力感,以及对夕阳斜照下边楼的感慨。

  4. 词句注释:《答陜府春卿资政》中的一些词句可能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完全理解。例如,“蓬山”指的是蓬莱仙境,而“浮丘”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朔塞”可能是指北方边塞地区,而“申湖”则可能代表江南地区的湖泊。“仙棋”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5. 白话译文:整首诗的白话翻译如下:曾经有过的辉煌如同飘渺的蓬莱仙境,转眼间一切都已过去。我在北方边疆的艰苦环境下度过,岁月让我变得苍老。我在南方享受着歌舞升平的生活,景色似乎永远不衰。有时候我会沉迷于酒色之中,而在宴会上有人下棋歌唱。收到远方朋友的诗歌后,我会回忆起过去的友谊。夕阳斜照下,我无法忍受这种无力感,只能在边楼上凭栏远望。

  6.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韩琦晚年被贬至地方任职期间所作。此时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思考。通过这首诗,韩琦不仅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世界。

  7. 名家点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鉴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领悟;有的学者则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诗中所反映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更迭。这些点评都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我们对这首诗的认识。

  8. 写作背景及影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韩琦晚年被贬至地方任职时所作,这一时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段。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责任感。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时代的回应。尽管后来他被废黜,但他的文学和政治成就仍为后人所称道。

《答陜府春卿资政》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韩琦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复杂的情感世界,也为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从而更深入地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