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重九即席

中山风物有前缘,经赏重阳第五年。
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宠,甘老穷边似好权。
笑问此身何计是,不如嘉节倒垂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辰重九即席”是宋代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韩琦,字稚圭,号赣叟,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担任宋相州安阳人。他以才华横溢和政绩显著著称,在政治生涯中多次担任重要职务,如右司谏、枢密使等。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其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2.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中山风物有前缘,经赏重阳第五年。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退求僻郡疑邀宠,甘老穷边似好权。笑问此身何计是,不如嘉节倒垂莲。
  • 翻译:中山地区的风景物产与我们有着深厚的缘分,这是我第五年来此地观赏重阳节。不要因为头发花白而感到悲伤,让我们像菊花一样,享受秋天的美酒,享受生活。在偏远的地方寻求隐居可能引来人们的嫉妒,但在贫穷边远的地方任职却能发挥我们的作用。我笑着问他,我的一生该如何度过?不如像荷花一样,保持谦虚和纯洁。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的“莫为素毛悲晚岁”,反映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坦然接受与乐观态度。通过描写秋景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与成长。
  •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律诗,《壬辰重九即席》在结构上严谨对称,语言精炼优美,充分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特别是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1. 社会背景
  • 庆历新政与范仲淹:在庆历年间,韩琦与范仲淹等人共同参与了一场改革运动,即庆历新政。这场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因种种原因失败。韩琦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政治手腕和对时局的深刻理解使他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 个人遭遇与贡献:在神宗时期,韩琦被任命为司空兼侍中,随后又转任永兴军、相州等地。在担任官职期间,韩琦积极参与政务,致力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他的贡献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1. 评价与影响
  • 文学地位:《壬辰重九即席》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韩琦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精湛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
  • 历史价值:从历史角度看,《壬辰重九即席》不仅是韩琦个人生平的记录,更是宋代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特点,以及文人对于国家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壬辰重九即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