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获鹿道中

尺雪征涂已倦行,那堪寂寞过清明。
农居近古秋千野,县堞成虚睥睨平。
只见靓妆矜节服,更无闲地匝春耕。
山川寓目皆形胜,可惜虚屯百万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获鹿道中》是宋代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尺雪征涂已倦行,那堪寂寞过清明。
    农居近古鞦韆野,县堞成虚睥睨平。
    只见靓妆矜节服,更无闲地匝春耕。
    山川寓目皆形胜,可惜虚屯百万兵。

  2. 作者介绍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号赣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包括宋相州安阳人(今河南省安阳市),字稚圭,号赣叟。韩琦的生平事迹颇为丰富,他以直言敢谏著称,在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及第。累迁至右司谏、枢密直学士等职,与范仲淹、富弼等人齐名,并被称为“韩范”。他在庆历新政时期曾提出重要的政治改革意见,后因其在神宗初年的政策被废黜而离开朝廷。

  3. 诗歌鉴赏
    《清明获鹿道中》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和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平的深切期盼。诗句“尺雪征涂已倦行,那堪寂寞过清明”反映了当时征夫们跋涉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辛苦而寂寞的生活状态;“农居近古鞦韆野,县堞成虚睥睨平”则描绘了乡村的平静生活和城镇的景象。

韩琦在《清明获鹿道中》中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流露出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描写,更是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