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草边书绝塞氛,英僚高会喜同群。
朋间射鹄虽连中,坐上飞觥不五分。
烈士感时何晚岁,男儿行乐是从军。
速挥大白申严令,多得红心即战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不草边书绝塞氛,英僚高会喜同群。
朋间射鹄虽连中,坐上飞觥不五分。
烈士感时何晚岁,男儿行乐是从军。
速挥大白申严令,多得红心即战勋。
《走笔戏呈机宜著作与诸同席》是一首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时年四十一岁的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诗作于元丰三年(1084年)三月,当时诗人正流寓在黄州城东的小楼上,心情颇为抑郁。
全诗共八句四十字,内容如下:
江城过雨馀,风定落花如积。
春水欲生时,低帆着人如湿。
远岸收残雨,雨脚落棉飘砌。
近轩回晚照,遥山送归客。
疏帘不下珠帘卷,翠尾江头唱采莲。
倚杖望春归,几处杜鹃啼月。
苏轼的这首小诗,从题面来看似乎是要描绘江景,然而细品起来却别有风味。诗中虽无一字道及风雨、江天,而江城风雨、江上春色,尽在不言之中。“过雨馀”,说明是经过一场春雨之后;“欲生时”,说明正是初春时候。“春水”四句,写江上景色;“远岸”、“近轩”两句,写岸边和船上的景象;“疏帘”两句,写室内的景物;“杜鹃啼月”,写江边夜深人静时的景色。通篇没有一字说雨说风,但处处都给人以清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