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涉县熊耳山

我从团柏历山岐,秀绝唯于熊耳知。
芳草经年被重席,轻云无日展时旗。
羊头有黍名终俗,壶口称关类亦卑。
何似半天留鹤驭,此来凭轼与仙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涉县熊耳山》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韩琦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而且反映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与参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韩琦,字稚圭,号赣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在仁宗天圣五年中进士,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右司谏、体量安抚使等。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改革努力,其政治生涯体现了他对于国家治理和民生改善的深切关怀。
  1. 作品原文
  • “我从团柏历山岐,秀绝唯于熊耳知。芳草经年被重席,轻云无日展时旗。”
  • “羊头有黍名终俗,壶口称关类亦卑。何似半天留鹤驭,此来凭轼与仙期。”
  1. 诗歌鉴赏
  • 《过涉县熊耳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熊耳山的自然景观,如“芳草经年被重席”形容草地经过长时间的覆盖变得深厚,而“轻云无日展时旗”则描绘了轻盈的云朵在空中飘散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态。
  • 诗中的“何似半天留鹤驭,此来凭轼与仙期”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够像飞鹤一样自由自在,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韩琦担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期间,当时他与范仲淹、富弼共同在政治舞台上活跃,致力于解决地方问题和推动社会改革。这种经历使他有机会深入到涉县及其周边的熊耳山进行实地考察,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1. 名家点评
  • 虽然《过涉县熊耳山》的全文尚未完全公开,但已有的评论指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自然观察力。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高度关注。

《过涉县熊耳山》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韩琦个人经历和思想感情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语言,还能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政治理念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