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暑轩窗覆翠阴,更宜飞雨濯尘襟。
喜花添色自人意,为岁期丰独帝心。
馀润日随和气浃,好声时逐远风沉。
郊原遍采农家议,一寸真如一寸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初暑轩窗覆翠阴,更宜飞雨濯尘襟。
喜花添色自人意,为岁期丰独帝心。
馀润日随和气浃,好声时逐远风沉。
郊原遍采农家议,一寸真如一寸金。
《次韵和崔象之寺丞西亭雨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韩琦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当时韩琦任右司谏。
韩琦在诗中描绘了夏日轩窗覆盖着翠绿的树叶,更适宜飞雨洗涤尘世的纷扰与烦忧。他喜见百花争艳,仿佛都是人世间美好的寓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丰收年景的期盼和对帝王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提到了雨水带来的余润滋润大地,以及随风而来的好声音。
韩琦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歌层次丰富,意境深远。例如,“初暑轩窗覆翠阴,更宜飞雨濯尘襟”描绘了夏季高温时,一场及时的降雨为人们带来清凉,同时也洗去了心灵的尘埃。“喜花添色自人意,为岁期丰独帝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美好变化感到欣慰,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于国家丰收的期望。
《次韵和崔象之寺丞西亭雨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韩琦政治理念和个人情感的艺术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