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辞乡邑入平川,春恼轻寒未禁烟。
金印此时交大府,银袍当日接英躔。
清衷正渴摅贤蕴,窳质前知在化甄。
衰病早期还旧里,不循公迹住三年。
次韵答王拱辰宣徽将交政惠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王拱辰宣徽将交政惠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三月至四月间,此时苏东坡任杭州通判,在赴任途中,与王拱辰、陈襄等会于泗州。他们同舟共济,相依作乐。王拱辰因有公事要办,便请苏东坡为他写一篇交政惠诗,作为行装之资,以便他好早到任。于是苏东坡即席挥毫,写下了这首《次韵答王拱辰宣徽将交政惠诗》。
全诗如下:
次韵答王拱辰宣徽将交政惠诗
君侯行色已骎骎,重送行装又一新。
欲报殊庭知几日,敢期华发问何人。
江风正恶舟难驶,天水初晴雨乍匀。
归去定应无一事,只将闲话付骚人。
首联“君侯行色已骎骎,重送行装又一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感伤之情。诗人以“君侯”称呼对方,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敬仰。诗人看到友人的行装已经换过新的,心中不免生出离别的伤感。
颔联“欲报殊庭知几日,敢期华发问何人”,则是诗人对未来相见的期盼。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尽管我们之间相隔千里,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再次相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会在这次离别后变得衰老,无法再见到昔日的朋友。
颈联“江风正恶舟难驶,天水初晴雨乍匀”,描绘了诗人在江边送别的情景。诗人看着江面上的风浪,心中不禁感到忧虑。而天空中的云彩刚刚散开,露出了晴朗的天空,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好运。然而,诗人却觉得这场离别就像是一场暴风雨,让人无法平静下来。
尾联“归去定应无一事,只将闲话付骚人”,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没有任何事情来打扰自己的生活,可以专心致志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诗人也希望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能够被朋友所理解,成为他们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