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宸阁雪后

重阴初释六花残,试倚危栏一望看。
魂爽顿如居物外,句新难得上毫端。
酒收豪席珊瑚碎,风刮仙盘沆瀣乾。
化就兜罗绵世界,鹫宫高插白云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宸阁雪后》是宋代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解析:

  1. 作者背景:韩琦,字稚圭,号赣叟,宋相州安阳人,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包括右司谏、体量安抚使等,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他的仕途中涉及政治变革、救灾济民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其深厚的政治素养和卓越的治理能力。

  2. 诗歌原文:重阴初释六花残,试倚危栏一望看。魂爽顿如居物外,句新难得上毫端。酒收豪席珊瑚碎,风刮仙盘沆瀣乾。化就兜罗绵世界,鹫宫高插白云寒。

  3. 诗歌鉴赏:《望宸阁雪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望宸阁的壮丽景象。首联“重阴初释六花残,试倚危栏一望看”,开篇即点明了雪后景象,重阴消散,六瓣雪花逐渐消逝,诗人站在高高的栏杆上,远眺这雪后的世界,引出了对雪后美景的期待与赞叹。接着的颔联“魂爽顿如居物外,句新难得上毫端”,进一步表达了雪后景致带来的超然之感以及诗句新颖难以捕捉的艺术魅力。颈联“酒收豪席珊瑚碎,风刮仙盘沆瀣乾”描写了宴会散去后的宁静场景,象征性地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尾联“化就兜罗绵世界,鹫宫高插白云寒”则用佛教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境界。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悟与哲学思考。

《望宸阁雪后》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韩琦个人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