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重九

勉同风俗燕重阳,可惜良辰值岁荒。
南亩流民方塞路,东篱嘉菊漫浮觞。
虽无弦管追游乐,赖有山川气象强。
自笑当筵陶靖节,几时归去傲羲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甲寅重九》是一首出自宋代的古诗词。在这首诗中,作者韩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描绘了重阳节时的秋意浓情和人们登高望远、饮菊赏菊的情景。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韩琦: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政治家,韩琦不仅在诗词创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政治与军事上有显著成就。其作品多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中《甲寅重九》就是他众多诗作中的佳作之一。
  • 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此时正值重阳节,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为“重九”,因为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名“重阳”。这个时期,文人墨客常以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1. 诗歌原文
  • 原文:《甲寅重九》
    甲寅重九,风物正清美。
    [前四句]
    云山行子路,霜露下君衣。
    [后四句]
    此会真难并,何由慰我心。
    [尾句]
    [注释]:甲寅年重阳节;行子路:行走的游子;君衣:指诗人自己。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重阳节时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前四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致和人物服饰,营造了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而后四句则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难以与亲朋好友团聚的遗憾之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节日情感的深刻体验和细腻表达。

《甲寅重九》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诗词,更是一部能够让人感受到古人生活情感的珍贵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