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堂

公居胡葺为,非事土木盛。
湫陋必气郁,爽垲则神莹。
全魏今别都,地总北道胜。
轺传既旁午,牒诉亦纷竞。
惟日过目前,岂暇图休静。
因仍府舍间,敝坏殊不称。
兹余忝帅守,上责赋荒政。
无术济饥流,感速赖仁圣。
连书大有年,愁戚变讴咏。
渐舒绥集劳,犹治淹痼病。
颐生择所宜,宴息务清迥。
乘闲新此堂,庶用安吾正。
汝正果何如,自得本天性。
进特仗孤忠,退免全刚劲。
内确信吾守,外一归诸命。
安然而处思,吾宇甚泰定。
诗酒延嘉宾,二战或酣醟。
笙歌乐良辰,高郢下淫郑。
射圃夹群芳,角妙资豪兴。
所适敢专享,意实在遐夐。
继来皆钜公,同调决相应。
从容坐镇馀,浩气端而挺。
将宁道德渊,谅悉欣流泳。
知不废吾堂,是可以前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安正堂”是明代福建建阳刘氏书坊的别称,该书坊以刻印书籍著称,历时长达183年。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安正堂”:

  1. 历史背景与命名:“安正堂”作为书坊名,其命名有着深刻的含义。刘宗器,字子明,是明弘治年间福建建阳人,他创建的安正书堂,不仅是当地刻书历史最长、数量最多的书肆,而且对当时及后世的书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刘氏世代经营下,书坊逐渐发展成为建阳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文化传播中心。

  2. 文学成就与影响:《安正堂二首》是宋代强至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氏家族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文学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深厚情感。此外,刘宗器主持的安正书堂刊刻了大量古籍,其中不乏像《孟子》这样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的经典著作,这些作品的刊行对于普及文化知识、传承儒家思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 文化意义与教育:“安正堂”作为书坊,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机构,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它所刊印的书籍不仅为人们提供知识,还传递了道德观念和文化理念。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人们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滋养,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 艺术价值与收藏:“安正堂”的书坊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成为了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其刊印的古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这些书籍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艺术的瑰宝,值得后人珍视和传承。

“安正堂”作为建阳地区刻书历史最长、数量最多的书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通过对这一历史实体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历程,还能体会到古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