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老江湖久自盟,睡馀且复对空枰。
重来内阁人初健,惯踏天街马不惊。
已喜刘歆分七略,尚传韩愈诲诸生。
太平润色须公等,应许吾兼吏隐名。
次韵翁监再来馆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翁监再来馆中》是宋代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还透露出他对个人生活与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
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韩驹是一位历经政治风波的文人,曾在宣和年间因直言被贬至江州太平观。他的仕途经历复杂且充满变故,这为他后来的诗作增添了深刻的历史感与现实感。这首诗创作之时,韩驹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但同时也有着对未来的期许与期待。在官场上经历了挫折之后,他选择回到故乡,过上归隐的生活,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了诗中的“归老江湖久自盟”等句子中。
诗中表现了韩驹独特的人生哲学与处世态度。在诗的后半部分,“重来内阁人初健,惯蹋天街马不惊”,描绘了他重回政坛时的从容不迫与自信。这不仅反映了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体现了他对官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超然的态度。此外,诗歌中提到的“已喜刘歆分七略,尚传韩愈诲诸生”显示了韩驹不仅关注个人修养,还致力于传播知识,影响后人。
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看,《次韵翁监再来馆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如“归老江湖久自盟”中的“归老”二字,既传达了诗人晚年归隐的愿望,又隐含了对过往仕途的无奈与感慨。同时,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重来内阁人初健”中的“内阁”暗喻政治中心,“马不惊”则象征着一种从容应对的能力。
《次韵翁监再来馆中》是一幅反映宋代文人心态和生活状态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韩驹的个人品质与思想境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现代人生的启示。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自我和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