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谢人送酒

木末炎风晚更无,火云低傍古城隅。
正嫌酒作鸡冠赤,洗盏惊看白玉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谢人送酒》是一首宋代的诗,作者是韩驹。下面从作品背景、艺术特色、文学价值和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韩驹,字子山,号陵阳仙井居士,北宋时期人,以诗词见长,曾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而遭贬谪。其少时即以诗作受到当时著名诗人苏辙的赏识,后因政治原因一度遭贬。
  • 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诗中“正嫌酒作鸡冠赤”一句推测,可能是在夏季,且应为宋徽宗政和初期至宣和时期的作品。
  1. 艺术特色
  • 意象描绘:诗中的意象生动,如“木末炎风晚更无,火云低傍古城隅”描绘了夏夜古城的景象,炎热与宁静交织,形成鲜明的对比。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酒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嫌酒作鸡冠赤,洗盏惊看白玉腴”,反映了他对酒的喜爱,同时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美酒的欣赏,也有对现实的不满。
  1. 文学价值
  • 文化意义:该诗不仅展现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还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审美观。通过诗歌形式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 语言技巧:韩驹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等,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1. 社会影响
  • 文学评价:《夏日谢人送酒》作为韩驹的代表作之一,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认为是其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作。后世对其评价也颇高,认为其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传承与影响:该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研究古代中国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夏日谢人送酒》不仅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更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韩驹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对于爱好古代诗词的学者和爱好者而言,此诗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相关推荐